如何让自己大脑善于思考?前言,今天我们开始说《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它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这本书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全世界的家长和老师都面临的难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提起看书学习,很多孩子们不是要喝水、要吃东西,就是要上厕所、要睡觉。可要让孩子玩游戏、看电视,一个比一个起劲,一坐半天,动都不动。我们常会听到妈妈们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要是能把玩的心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早上去了”。
只是,为什么孩子愿意花几个小时玩游戏、看电视,却不愿意花几分钟去研究某道题的解法呢?其实,这不能怪孩子,威林厄姆教授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他说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听到这很多书友就纳闷了,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不就是人具有思考能力吗?为什么说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下面我用威林厄姆教授做的一个实验来分析下,大家就明白了。在一件空房间内,给你一支蜡烛、一盒图钉、一些火柴,如何让点燃的蜡烛离地一米?可能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把蜡烛底部加热,用蜡液粘到墙上。不过,这个方法很多人都试过了,根本不可能,蜡液的粘性有限,不足以让蜡烛粘在墙上。
威林厄姆教授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在二十分钟内想出答案。但实际上它的答案并不复杂。只要把盒子里的图钉倒出来,用图钉把盒子钉在离地一米的墙上,再把蜡烛粘在盒子里就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思考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思考是缓慢的。我们拿视觉系统与思考系统作比较:要是我们眼前摆了刚才实验中的那些东西,一眼就都能看到,可是思考系统却无法一下得出实验结论。也就是说,视觉系统能即时捕捉到复杂画面,而思考系统却无法瞬间获取结论。
第二个特征,思考是费力的。我们在进入屋子时,可以边环视四周边哼歌,根本不需要费力气,可是思考却需要集中精神,我们无法在解题的时候思考其他事情。
第三个特征,思考是不可靠的。我们的视觉系统很少出错,就算是有偏差,我们也会认为是看到了极为相近的事物。而思考就不一定了,得出的答案不一定对,甚至根本得不出答案。就像刚才我们做的蜡烛小实验,有人想到的答案是错的,也有人想不到答案。既然思考有这么多局限性,这么不靠谱,那新的问题来了。我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我们怎么能找到上班的路?怎么能逛淘宝买便宜东西?怎么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原来,大脑给我们准备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工具,它就是记忆。
比如说,当我们第二次被问到蜡烛问题的时候,估计每个人都能答对。跟视觉系统能快速摄取场景一样,记忆系统会帮我们迅速判断出曾经听到过这个问题,并且快速提供答案。记忆系统非常强大,存储了事物的外型,常用事物的操作方法,以及经历过状况的应对措施。所以我们会一下反应出蜡烛的名字,会端着杯子喝水,会看到水开了然后关火。只是记忆系统动作很快,又不费力,我们很少意识到它在工作。
讲到这儿,我们发现大脑确实非常喜欢偷懒。要么是依靠我们常用的一些重要功能,比如视觉和行动;要么就是使用记忆系统,把以前知道的东西提取出来用。知道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开篇的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学习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过程,而大脑根本不擅长思考,甚至还努力避开思考。所以学生对上学的态度能好到哪去呢?这看似就是一个无解的题目,不过,人生总是充满惊喜。尽管我们不擅长思考,但是我们其实喜欢思考。我们生来就有好奇心,在不断寻找可以思考的机会。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思考插上翅膀,好奇心也许不会为高效率的思考而生,却是思考的推动力。
哥白尼上中学时,听说有种叫“日晷”的东西利用太阳影子确定时间,就跑去问老师,后来,他提出了日心说;牛顿被树上落下的苹果砸到,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见灶火上的水烧开顶得壶盖啪啪作响,就感到好奇,后来,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例子让我清晰的看到,好奇心会促使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获得新的知识。当然我们每个人的好奇心是不同的,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做手工,有的孩子喜欢玩填字游戏……这些小游戏让孩子感到快乐。
它们让孩子在思考探索中,体会到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感。神经学家研究猜测,在解决问题时,大脑很可能自我奖励,分泌了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受到了身心愉悦。在研究中,专家们还发现,好奇心还能延长记忆。我们对某个事物越是好奇,它在记忆中存留的时间就越长。后来,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位学者,在对好奇心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学习进步假说”。假说中指出,人类天生就喜欢探索新知,这种内在动力让我们对那些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想要去追寻新信息、新知识。
这个获取新信息或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内在动机和好奇心,促使我们继续探索。这就使得我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正向的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促使学习者从自己当前的认知水平出发,不断探索更复杂的认知领域,从而开辟出一条自我认知的成长道路。讲了这么多好奇心理论,总结一下,好奇心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第一,它能使我们主动学习,并且从中获得快乐;
第二,它可以延长记忆在大脑中的存在时间;
第三,它能引发一系列我们预料不到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让我们增长知识,还会降低我们对于未来预测和判断的误判率。只是,好奇心虽然助学功效显著,却很脆弱。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玩填数字游戏,却不喜欢做数学题。都是数学知识,内容方式不同,孩子的兴趣就有所差异。再举个例子,3到4岁的孩子很喜欢搭积木,可是,当他长到5、6岁就不喜欢了。很明显,搭积木太简单了,让孩子感受不到提升的快乐,所以他的兴趣就会转向新的事物,比如拼接较为复杂的乐高。
可是,当难度提升的时候,就又不同了。我们邻居家的小女孩,做数学题非常快,可是做奥数却觉得很难,有时候根本做不出来,自然也不会开心,甚至还会很沮丧。这么看,要引起好奇心,不仅取决于待解决问题的内容方式,关键还在于难易程度。在解决太简单的问题时,不会带来愉悦感,因为它一开始就不算是问题。可要是遇到的问题非常困难,做不出来时,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所以,当我们说人们喜欢思考时,更确切地说是,当我们知道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带来愉悦感,才会喜欢思考,才会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果让学生一直做很简单的题,或者强制学生做很难的题,都可能不喜欢上学。
用对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当然,学生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很多,比如能不能结交朋友之类。不过从认知角度分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是否能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习新技能、掌握新习惯,或者提升认知,都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要想让学生持续获得学习的愉悦感,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能够得到解决。因为我们希望学生主动思考,所以需要寻找学生能完成的任务,找到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背景知识。
比如数学老师在讲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方法时,至少要求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会做一位数的乘法。如果学生还没接触乘法,那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法运算的。当我们选好了教授内容,接着就要考虑教授的方式。我们需要用一种有趣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把问题呈现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与学生有关的方式,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把问题表述出来。比如,九渡河小学的于海龙校长,在村里给这个偏僻的山村学校招了几名辅导老师。这些老师有村里专做豆腐的,会剪窗花的,能养鱼的等等。
看着好像就是给学生加了个兴趣课,但家长可不希望孩子去学校是来学做豆腐的,那于校长的高明之处在哪呢?他要求学生不仅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要把豆腐做出来,那科学课的内容就加入了;要把成本核算清楚、收入记录详细,那数学课的内容就必须掌握;要把豆腐卖掉,还需要能说会道,最好还有打动人的文案,那语文课的知识也是少不了的。
一个做豆腐课程,不仅让学生认识了钱币,学习了数学,知道了成本、利润等概念,还热情高涨地积极要求学习最难的作文。当然,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能力也有差别,学习程度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教授知识时,教学者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适当地调整教学速度。我们继续拿九渡河小学来说。一般学语文都是从拼音教起,可是对于山村孩子,基本上没念过什么书,如果直接教拼音,很多孩子都可能没法接受。所以他们在一年级开始没教拼音,而是先教口头作文。六七岁的孩子正是特别有表达欲望的阶段,一年级常被认为是要定规矩、培养学习习惯的阶段,每位老师可以说都在维持秩序中完成教学任务。
然而,当老师要求孩子把表达欲转化为口头作文,教他们完整清晰地把一件事表达清楚时,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随后,老师再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孩子乐呵呵地就开始学写生字了。这时,老师拿出拼音,诱惑孩子说,现在有个叫“汉语拼音”的工具能帮你们认字,你们愿意学吗?孩子当然积极地要学。这整个过程,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调整了学习的步调,每次“换挡”都无缝衔接,孩子在内动力的驱使下,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文/灿烂阳光